食性和食量 在自然界,蚯蚓能利用各種各樣的有機物作食物,即使在不利條件下,也可以從土壤中吸取足夠的營養(yǎng)。食物的種類和總量不僅影響蚯蚓種群的大小,也影響蚯蚓的生存、生長速度和產(chǎn)卵力。蚯蚓的食物主要是無毒、酸堿度適宜、鹽度不高并且經(jīng)微生物分解發(fā)酵后的有機物,如禽、畜糞便等,食品德釀造、木材加工、造紙等輕工業(yè)的有極廢棄物,各種枯枝落葉,廚房的廢棄物以及活性泥土等均是蚯蚓上好食物。但對食物中含有生物堿和各種芳香族化合物成分,則很難食用或者根本不食取。不同種的蚯蚓對各種食物的適口性和選食性是有所差異的。在自然界,蚯蚓特別喜食富含鈣質(zhì)的枯枝落葉等有機物。如赤子愛勝蚓喜食經(jīng)發(fā)酵后的畜糞、堆肥,含蛋白質(zhì)、糖元豐富的飼料,尤喜食腐爛的瓜果、香蕉皮等酸甜食料,并且蚯蚓對甜、腥味的食物特別敏感,所以養(yǎng)殖時可適當加進爛水果、洗魚水或魚內(nèi)臟等物,更能增進蚯蚓的食欲和食量。
不同種類的蚯蚓,其食量也有很大的差異。例如背暗異唇蚓成蚓平均每條每年攝食(干重)為 20 一24克;長異唇蚓成蚓為 35 一 40 克;紅正蚓成蚓為 16 一 20 克。據(jù)報道 10 0毫克體重的蚯蚓,每天要吃80毫克的食物。通常性成熟的正蚓,每天的攝食量為自身體重的 10 %一 20 %。又如性成熟的赤子愛勝蚓,每天的攝食量為自身體重的 29 % ; 1 億條性成熟的赤子愛勝蚓,每日的進食量 40 噸左右,而排出的糞便為 10 一 20 噸。當然,蚯蚓的進食量與其生長發(fā)育階段,飼料的種類以及所處的環(huán)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。養(yǎng)殖蚯蚓時,必須合理配制飼料和科學地投喂,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和較高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